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規定》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5-15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規定》的通知(SDPR-2023-0160001)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青島市行政審批局,青島西海岸新區住房城鄉建設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規范我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以下簡稱“特種作業人員”)教育考核管理,提升特種作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近期我廳研究制定了《山東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現印發給你們,并提出以下要求,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高度重視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積極籌劃構建主管部門、用人單位、考核基地等共同參與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體系,明確職責分工和角色定位,確保運行有序。
二、廣泛宣傳告知。各市要召開特種作業人員考核政策業務培訓會議,通過官方網站、公眾號等渠道,認真做好《管理規定》的宣傳和政策解讀,確保縣(市、區)主管部門、考核基地、企業等相關主體了解熟悉文件內容,掌握相關業務辦理流程要求。
三、提升管服效能。各市要結合實際,制定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管理辦法。要聚焦培訓監管、考核過程管理、效果評價和責任追究等環節,加強配套制度建設。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深化信息化手段應用,防止培訓走過場和考核流于形式,確保工作實效。
附件:山東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管理規定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3年4月13日
附件
山東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
考核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全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以下簡稱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將部分省級行政權力事項調整由濟南、青島、煙臺市實施的決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實施部分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的決定》等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全省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等工作,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人員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動中,從事可能對本人、他人及周圍設備設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業的人員。
第三條 全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工種及操作范圍為:
(一)建筑電工。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臨時用電作業;
(二)建筑架子工(普通腳手架)。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模板支架、外電防護架、卸料平臺、洞口臨邊防護等登高架設、維護、拆除作業;
(三)建筑架子工(附著升降腳手架)。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安裝、升降、維護和拆卸作業;
(四)建筑起重司索信號工。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對起吊物體進行綁扎、掛鉤等司索作業和起重指揮作業;
(五)建筑起重機械司機(塔式起重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固定式、軌道式和內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的駕駛操作;
(六)建筑起重機械司機(施工升降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施工升降機的駕駛操作;
(七)建筑起重機械司機(物料提升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物料提升機的駕駛操作;
(八)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塔式起重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固定式、軌道式和內爬升式塔式起重機的安裝、附著、頂升和拆卸作業;
(九)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施工升降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施工升降機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十)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物料提升機)。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物料提升機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十一)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高處作業吊籃的安裝和拆卸作業;
(十二)建筑電氣焊接(切割)工。操作范圍為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從事鋼材(鋼筋)焊接、切割等作業。
第四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經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委托的各設區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以下簡稱資格證書),方可上崗從事相應作業。
第五條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全省特種作業人員職業資格認定事項管理監督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所屬建設從業人員教育管理機構負責考核管理制度制定、大綱題庫編制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
市主管部門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委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全省統一標準規定、工作程序、大綱題庫等,負責實施本轄區內特種作業人員考核、證書管理、繼續教育、延期復核及考核基地遴選與管理等工作。
建筑施工企業、建筑起重機械出租單位等(以下簡稱用人單位)負責組織本企業特種作業人員參加培訓考核等工作,并對培訓等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負責。
第二章 培訓
第六條 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接受與其所從事的特種作業相應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主要包括法律、法規、標準、事故案例和實際操作等相關內容。
第七條 用人單位是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的主體。具備必要培訓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開展自主培訓。
用人單位應建立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管理制度,規范培訓行為,保證培訓質量;應建立安全生產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將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費用列入安全生產培訓專項經費予以保障,減輕從業人員負擔。
第八條 市主管部門應鼓勵、支持具備必要培訓條件的用人單位自主開展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
自主開展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的用人單位,應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編制的職業標準、培訓大綱等要求開展培訓。
第三章 考核
第九條 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市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相關工作經費應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市主管部門應在考核過程中落實考培分離制度。
市主管部門須強化本轄區內的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組織、考務管理等工作??己诉^程應當全程監控,杜絕替學替考等現象;應當加強考務培訓,明確工作職責,保證考核秩序和質量。
市主管部門應建立特種作業人員實操考核考評員庫,在考核工作中實行回避制度并隨機抽選考評員。
第十條 市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工作實際需要,統籌本轄區內考核基地建設,并將相關情況報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其中,具備條件的設區市,應當直接建立考核基地;不具備條件的設區市,可以暫時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租用社會化考核基地??己嘶叵嚓P工作經費應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十一條 考核基地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與所承擔考核工作相適應的管理人員、考評員力量,其中,考評員應由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土建、機械、電氣等專業人員,以及相應工種的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人才擔任;
(二)與所承擔的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安全操作技能考核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儀器、工具等;
(三)健全的考務管理制度;
(四)考核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 考核基地應當按市主管部門要求,公布特種作業人員的申請條件、申請程序等事項;在考核前公布考核科目、考核場地、考核時間和監督電話等事項。
考核基地不得將考核業務進行分包、轉包或再次委托。
第十三條 申請從事建筑施工特種作業的人員(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年滿18周歲且符合相關工種規定的年齡要求;
(二)近三個月內經二級乙等以上醫院體檢合格且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及以上學歷;
(四)符合相應特種作業需要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特種作業人員考核采取網上報名的方式。用人單位可組織本企業申請人參加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考核。
申請人委托用人單位報名的,用人單位應對本企業報名參加考核的申請人安全技術培訓情況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負責。
第十五條 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其中,安全技術理論考核采用計算機無紙化考核方式。考核時間為2小時??己藢嵭邪俜种?,60分為合格;安全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或模擬操作等方式,由考評員現場評定判分??己藢嵭邪俜种疲?0分為合格。
安全技術理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參加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均合格的,為考核合格。
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結果應當于考試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公布。
第四章 證書核發及管理
第十六條 經考核合格的申請人,發放資格證書電子證照(以下簡稱電子證照)。電子證照的核發、變更和注銷,通過相關政務服務系統完成。電子證照不得轉讓、涂改、偽造、冒用。
第十七條 經考核合格的申請人可登錄“愛山東”APP進行電子證照申領、亮證使用以及查詢驗證;具體操作參照相關通知要求執行。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管理檔案,記錄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實習、工作、延期復核等情況。用人單位變動時,管理檔案跟隨特種作業人員至新的用人單位。
特種作業人員變動工作單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資格證書及管理檔案。
第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涂改、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資格證書。
第五章 繼續教育
第二十條 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參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訓或者繼續教育,每年不得少于24小時。
第二十一條 繼續教育采用網絡在線教育或集中面授教育等模式。用人單位需要對本企業持有資格證書人員(以下簡稱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學時數量等情況的真實性負責。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可統一組織本企業需要辦理資格證書延期復核手續的持證人員參加繼續教育。
第二十三條 繼續教育內容應符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編制的特種作業人員繼續教育大綱要求,確保持證人員通過繼續教育及時掌握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現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技術規程和“四新技術”等,優化專業理論知識,提升實際操作技能,增強職業道德和誠信意識。
第六章 延期復核
第二十四條 資格證書有效期為2年。有效期滿需要延期的,持證人員應于有效期滿前3個月內,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市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延期復核手續。延期復核合格的,資格證書有效期延期2年。
第二十五條 申請辦理延期復核手續的持證人員,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二)近三個月內經二級乙等以上醫院體檢合格且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證明或者繼續教育證明;
(四)用人單位出具的特種作業人員2年內有關安全生產事故、違章操作、工作業績等的管理記錄;
(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資料。
第二十六條 持證人員在資格證書有效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期復核結果為不合格:
(一)超過相關工種規定年齡要求的;
(二)身體健康狀況不再適應相應特種作業崗位的;
(三)對安全生產事故負有責任的;
(四)2年內違章操作記錄達到3次及以上的;
(五)未按規定參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訓或者繼續教育的;
(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條 市主管部門在審核持證人員提交的延期復核申請時,應當根據以下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對于屬于本規定第二十六條情形之一的,自收到延期復核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不予延期決定,并說明理由;
(二)對于提交資料齊全且無本規定第二十六條情形的,自收到延期復核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辦理準予延期復核手續,資格證書在原有效期基礎上自動延期2年。
第七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 市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繼續教育、延期復核、自主培訓用人單位等工作管理制度和管理檔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監督檢查本轄區內特種作業人員從業活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并記錄在檔。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應撤銷資格證書:
(一)持證人員弄虛作假騙取資格證書或者辦理延期復核手續的;
(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法核發資格證書的;
(三)將資格證書出借給他人,允許他人以自己名義從事特種作業的;
(四)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規定應當撤銷資格證書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應注銷資格證書:
(一)被撤銷資格證書的:
(二)依法不予延期的;
(三)持證人員逾期未申請辦理延期復核手續的;
(四)持證人員死亡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主管部門規定應當注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條 發揮“互聯網+”優勢,大力推進電子化標準考場建設和相關軟件系統研發,逐步實現特種作業人員考核設施標準化、報考智能便民化、考紀誠信自律化、視頻監控全程化,提升考核質量和效率。
第三十二條 市主管部門應將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納入住建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從業人員和用人單位誠信監督機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對培訓考核、繼續教育、延期復核等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替學替考、抄襲作弊等違紀違規行為的,取消從業人員考核成績,并在相關媒介通報從業人員和用人單位;對頻繁辦理變更的持證人員或用人單位,在相關媒介予以公示。
第三十三條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應通過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市主管部門實施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相關工作的指導和監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督辦糾正、警示約談、建議問責。
市主管部門應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本轄區內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繼續教育、延期復核等工作自查和自主培訓用人單位相關業務開展情況檢查,自(檢)查情況書面報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第三十四條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繼續教育、延期復核等工作接受上級住建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市主管部門應設立對外監督投訴電話,并接受社會監督。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本規定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5月31日。
地址:榮成市鄒泰南街298號
電話:0631-7588018
傳真:0631-7588018
E-mail:rcjzjt@163.com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